Skip to main content

孫瑞哲:做好供給側改革加減法 驅動紡織業創新發展

webmaster 於 08 July 2016 編輯
Image
Body

來源:TBS資訊中心

如何轉化外部政策壓力突破行業發展瓶頸?如何在共用經濟中把握發展機遇?如何構建創新生態系統以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這是當前紡織行業各方集中關注的話題,也是大家渴望得到答案的問題。

"紡織企業要積極探尋紡織產品創新基因,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業轉型升級、 提質增效的方向,尋求時尚語境下,企業產品開發、科技創新的途徑。"7 月6日,在"2016中國紡織創新年會•石獅峰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表示,創新能否成為紡織行業的習慣性動作,關乎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 變之成敗。

經濟+政策創新發展已具備現實基礎

紡織工業作為我國工業經濟的支撐性力量,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孫瑞 哲指出,龐大的產業規模為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資料顯 示,2011-2015年紡織纖維加工量年均增長5.1%,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9.2%,實現利潤總額年均增長11.5%,主要經 濟指標在全國工業系統中均處於較好水準。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年均增長6.6%,占世界的比重由2010年的34.3%增長到2014年的37.4%。

在孫瑞哲看來,在政策層面上,創新驅動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黨中央以"五大 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為重點,對紡織行業的創新實踐給予了宏觀的政策支持。從行業角度 來說,經濟"L"型走勢是行業實現創新發展的良機,增長速度的回落顯露了之前高增長過程中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在釋放壓力的同時,也為創新發展預留 了空間。

孫瑞哲認為,我國紡織產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研、生產、經營的基礎設施與配套 服務不斷完善,完備的產業配套使得創新有來源、推廣有去處,價值鏈上一 個環節的創新可以在另一個環節得到應用轉化。"通過融'智'(智慧製造)、融'資'(資本市場)、融'創'(文化創意),紡織產業與其他產業協同,能夠激 發創新的疊加效應、聚合效應與倍增效應,產業關聯為行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順勢而為開展行業創新要權衡好四個關係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 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其中,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在紡織業擁有豐富的創新優勢的基礎上,推動創新發展需要準確判斷突破方向,也需要根 據市場與企業的狀況,權衡利弊得失。對於當前紡織業的創新發展,孫瑞哲強調要權衡好樸素創新與品質革命、開放共用與產權保護、人工智慧與人工管理、圍牆花 園與生態叢林四個方面的關係。

立足社會責任、選擇樸素創新,還是面向消費升級、開展品質革命,對於需求端和供 應端而言,成本永遠是創新的第一要素。對此,孫瑞哲建議,企業應該關注產品與關注體驗並重、城市市場向城鎮市場下沉、二八經濟與長尾經濟共存等需求端的變 化並做好權衡。目前,D2C、C2B、分享經濟、網紅經濟等行業新模式、新業態、新嘗試不斷湧現,分享經濟正在快速崛起,開放共用已成為世界潮流。

在孫瑞哲看來,共用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而開放共用與產權保護也是相輔 相成的。"行業發展分享經濟有助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化解過剩產能;有 助於專注發展自身優勢,促進行業分工;有助於彙聚融合資源創意,提升創新能力;有助於減少重複建設,推動綠色環保,但開放共用特別是創意設計的共用也對知 識產權保護帶來了挑戰。"

與此同時,以大資料、雲計算為代表的技術正日漸成為行業創新的重要來源,在需要 背景知識和文化品味的關鍵領域 中採用人工管理的方式進行創新也日益成為一種趨勢。"這就要求在以文化創意為重要特徵的紡織服裝產業,創新依靠更多的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管理,這個關係需 要權衡。"

除此之外,孫瑞哲表示,以"網紅經濟"為代表的圍牆花園專業性與針對性強,而內 容不夠豐富,企業創新是打造圍牆花園還是構築生態叢林需要權衡。對此,他建議,首先要以人才驅動創新,構建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創新領軍人 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宣導 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其次要完善創新體系,構建紡織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和應用協作創新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現協同性研發、分散式生產、精細化加 工、柔性化製造的行業智慧生產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資本化與產業化、實現創新成果的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的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自主技術標準國 際化水準的標準體系等四大體系;再次,要把握創新關鍵,重點要突破智慧製造、紡織材料和綠色製造三大領域。

"我們需要把握好供給側改革中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相信'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必將大作可為",孫瑞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