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导,即使在这个快时尚的年代,许多侗族女性仍然花上无数时间去制作这种暗色、光滑的布料。这些布料必须经过编织、拧搅、清洗和捶打才能被用来制作侗族传统棉质服装——女性身着配有花边的深蓝色衣服而男性身着朴素的靛蓝色衣物。
74岁的杨秀英(音)坐在木质的织布机下开始织布,随着她的手指在橙色的梭子上经过细细的棉线穿梭,这台破旧的织布机又焕发了生机。她不比织布机高多少,她越过孙女的肩膀检查新产出的织物,看有没有什么瑕疵。杨秀英自从是一个小姑娘时就开始编织并给织物靛蓝染色,所用的是贵州南部侗族几代人来母女相传的技术。
“你在市场上买不到这样手工制作的布料,”杨秀英一边说,一边用满是皱纹、染成蓝色的双手拍着一卷靛蓝色的布料。
“对侗族人家来说,有一架织布机就像有一头牛一样重要,”邻近村庄一家织染协作创始人赖蕾(音)称,“我们从孩提时就听着织布机的声音长大。”
报导称,织染如此融入大理村的文化,但是这一传统自中国市场经济近几十年腾飞以来受到了威胁——随着工作和教育吸引年轻人到不断增长的大城市,很少有年轻的侗族女孩愿意像赖蕾一样留在村庄里。
即使那些留在村庄里的女孩也很少对学习靛蓝扎染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感兴趣。
“我想教我的女儿们,但她们不想学,”75岁的张玉媛(音)一边说着一边把布料投入靛蓝色的水中又拿出来,“她们说,'我们只会搞砸了,所以还是应当你来做。'”
地方官员为了挽救大理村的民俗传统,于2011年邀请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全球遗产基金会来考察。全球遗产基金会此后开始与北京的设计工作室阿特拉斯工作室合作,在大理村建立织染协作部。这有两重目的:为当地人创造更靠近家园的就业机会并说服年轻的侗族女性学习她们的传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贵州最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乡村,”全球遗产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李光涵说,“现在乡村是中国的一个热点议题。”
报导称,大理村的旅游业还未腾飞,虽然这只是时间问题。与中国许多乡村被过度开发不同,大理村像一片未经触碰的绿洲,部分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
甚至今天,这个村庄也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山路盘旋在竹林间进入,村庄所在的山谷里灰瓦的斜顶屋一座连着一座。
近来对村庄的一次访问发现现有的几百名村民正努力工作。几乎每家每户都自己种植水稻和靛蓝植物,而它们现在都到了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