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日期 : 2018-01-29

来源:石墨烯联盟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

作为具优异性能和独特结构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在众多科学领域的被广泛关注和应用。近几年,石墨烯在纺织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纺织纤维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诸多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石墨烯复合纤维与石墨烯纺织品的制备方法,石墨烯纺织品的性能及其发展趋势。

石墨烯织物的优异性能


近年来,随着对石墨烯不断的深入研究,石墨烯在纺织领域也获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应用,特别是在功能纺织品研究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其导热性、抗菌性、导电性、远红外性能、防紫外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得到广泛认可,各种功能性纺织品也不断涌现在消费者面前。


导热性能

日期 : 2018-01-22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台湾华楙生技公司将「花莲玉」织成衣服,穿上后身体表面温度足足降了1.2度,知名品牌EDWIN(爱德恩)、Baleno(班尼路)已用这款布料生产夏季牛仔裤及运动衫。

台湾华楙生技董事长特助原来指出,一般排汗节能衫布料只能降低体表温度0.8度;但「玉衣」可以降低体表温度1.2度,还能降低湿度19度。因为凉爽度很好,玉衣的售价比一般机能布料还贵1.2-1.5倍,每年约可创造2亿元的产值。

他说,受到节能减碳风潮,「玉衣」布料「超好推」,许多厂商都有兴趣与他们合作,目前EDWIN的「冰肌牛仔裤」就是用这款布料,Baleno的一款运动衫也是用这款布料,连大陆的七匹狼服饰、中国雅芳内衣也向他们购买布料,目前还有两家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在与他们洽谈中,可说是另类的「台湾之光」。

原来表示,玉石本身就有沁凉特性,且不易随外界冷热改变温度,原本他们公司只是「试看看」做成衣服,未料两年来的研发过程历尽艰辛:首先必须将玉磨碎、去掉其中的石绵成分,避免吸入肺部伤害人体;接下来,必须使用奈米技术磨掉玉的棱角,避免刺伤人体,然后才能把它压成比头发还细300倍的细丝,之后制成衣服。 
 

日期 : 2018-01-15

来源:中国科学报

《自然—化学生物学》1月9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种从基因改造的细菌中生产靛蓝染料的环保方法。牛仔面料的代表性蓝色通常来自于靛蓝。这种合成和应用靛蓝染料的生物方法避免了对有害化学物的需求。

天然的靛蓝来自植物,人们几千年来一直从植物中提取靛蓝用作蓝色染料。然而,现代社会对这种染料的需求使人们在工业规模上用化学合成方法制造靛蓝。该过程用到多种危险化学物,可对环境造成破坏。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ohn Dueber及同事利用经基因改造的细菌——它们可产生一种相关化合物吲哚酚——创立了一种生产靛蓝的“绿色”方法。吲哚酚本身并不稳定,但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酶,该酶可通过将吲哚酚与一个糖分子连接在一起,使其稳定。这种酶遇细菌产生尿蓝母,它可以被轻易分离并长期保存。之后,当要染色的时候,另一种酶直接在布料上将尿蓝母转变成人们熟悉的靛蓝。

研究人员提出,他们生产靛蓝的方法现在应用于工业生产虽然还不现实,但是从长远来看,或许可以提供一种替代当前化学生产过程的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法。
 

日期 : 2018-01-08

来源:纺织导报

提到智能纺织品,人们可能更多联想到的是方便的“音乐夹克”、炫酷的舞台表演服、专业的运动可穿戴设备……事实上,除了这些使得人们的生活“更酷”的应用,智能纺织品还可以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作出贡献,如针对智障、残疾、老人、儿童的特殊需求,研发具有定位、轨迹记录、生理状态监测显示、无线发送、助动、问答等功能的智能/功能纺织品,可为特殊人群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或带来生活的便利。

为盲人导航和防走失

Bahadir等为视觉障碍者设计了一款智能导航T恤,这种柔软、舒适的智能T恤用PA66及弹性纱线织成,其智能导航系统通过嵌入镀银纱线构建集成电子元件的电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1个微控制器、4个超声波传感器、8个振动电机,以及2个电源实现。
4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并通过编程设计的基于神经模糊逻辑的障碍物回避控制算法计算障碍物的距离、大小等信息以及人的运动速度,通过微控制器进行语言变量处理后,向振动电机发出左/右转向或小、中、大和非常大的角度转向动作指引。经测试,该智能导航T恤表现出稳定的感测的导航作用,且致动转向信号可在1s内传送到振动电机被用户感测。实际使用中,所有集成的电子元件都可拆卸,以洗涤服装。同样的理念还可以设计用于残障人士、老人的定位监测,以防其发生走失等危险。

疾病监测和预防

日期 : 2018-01-02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澳洲科技公司Nanollose近期推出号称是世界上首个无植物性的Viscose-Rayon纤维,为品牌、零售商和製造商打造一种新的环保材料。

The Perth 是一家位在澳洲的公司,目前由Gap Inc的前任老闆Alfie Germano领军,计划与商业伙伴合作,促进技术开发,将这种永续纤维转化为服装布料。

传统的 viscose-rayon 主要源自于木浆,可用于製造家饰用品到服装等所有纺织物品。然而,其生产过程存在着重要的环境问题,其因在于有相当数量的树木要被砍伐、裁切,然后再经过有害化学品加以处理,最后再进行能源密集精製处理,以获得製造Rayon所需的纤维素纤维。

Nanoloose另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代替使用自啤酒、葡萄酒和液态食品工业产生的生质废弃物转化成微生物纤维素 - 这一过程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仅需要非常少量面积的土地、用水或能源。实际上,相较于棉花行业的8个月,该生产週期仅需18天,耗时很短。

运用Nanollose技术可将微生物纤维素转化为嫘萦纤维。

Germano表示,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零售商和製造商寻求永续环保的纤维资源,因此公司对技术研发一直很重视。

日期 : 2017-12-18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来自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的科学家已经能够将可清洗,可拉伸和透气的电子电路结合到纺织物中,为智能纺织品和可穿戴电子设备开创了新的可能性。该电子电路是用廉价,安全和环保的墨水制成的,并采用传统的喷墨印刷技术印刷。

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意大利和中国的同事一起,展示了如何将石墨烯直接印刷到织物上以生产出集成电子电路。该织物可以在普通洗衣机中经受了多达20次的洗涤。
新型纺织电子设备是基于石墨烯和其他低成本,可持续和可扩展的印刷油墨,并通过标准加工技术生产而来,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基于印刷电子石墨烯配方的早期工作,该团队设计了低沸点油墨,直接印在聚酯纤维上。这个过程的多功能性使得研究人员不仅可以设计单个晶体管,而且可以设计结合了有源和无源元件来印制集成电子电路。

目前可用的大多数可穿戴电子设备都依靠安装在塑料,橡胶或纺织品上的刚性电子部件,这些东西提供的是有限的与皮肤接触,在洗涤时容易被损坏,并且由于不透气而不舒服。

日期 : 2017-12-11

 来源:云3D打印平台

随着全球气温的化变,空调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高,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然而,空调仍然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原因,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气候的变化。因此,使用空调可以说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同时也是一个昂贵的循环。

据南极熊了解,近期,马里兰大学(UMCP)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一种新的纺织品,旨在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据悉,这款纺织品可以被视为个人的冷却装置,而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外部能源。最近他们就在美国化学学会ACSNano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三维印花热调节纺织品”的调查报告,旨在探索3D打印在制造高科技纺织物中的潜力,这些纺织物旨在让你感到凉爽。

日期 : 2017-12-04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随着泡沫染色技术的引入,牛仔行业已经开始转型。 
IndigoMillDesigns(IMD)的泡沫染色工艺,将使得布料工厂比传统的染色工艺生产出更少的废料。纱线的泡沫染色是一种环保、性价比高的新工艺。

除了减少浪费之外,较小的面料运行将为牛仔布行业带来令人兴奋的设计和营销创新。

IMD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RalphTharpe说:“在我们的研究初期,我们发现,与IndigoZERO技术相结合,用于牛仔布的纱线泡沫染色效果更佳,零漂洗水排放和用于染色靛蓝的化学品的减少极大地提高了该工艺的可持续性,同时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了成本”

IMD与加斯顿系统公司(GastonSystemsInc.)一起,将与早期的技术采用者合作,建造能够运行这一创新新工艺的机器。加斯顿的专有泡沫生成和应用技术被纳入德克萨斯技术研究机器。
加斯顿系统公司董事总经理克里斯奥里奇(ChrisAurich)说:“现在我们必须把研究机器的设计扩展到一个全尺寸的生产单位。我们与IMD的合作将导致靛蓝应用于纱线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日期 : 2017-11-27

来源:搜狐网

尽管人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人造纤维的强度仍然无法匹及天然纤维的强度。

近日,美国科学家利用天然丝纤维为原料,成功制备出比天然丝纤维硬几倍的新材料,而且形状和结构复杂多样。他们把这种新材料称为“再生丝纤维(RSF)”。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塔夫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天然丝纤维是指由蚕、蜘蛛等昆虫分泌出来的天然蛋白纤维。蜘蛛丝是已知的最硬材料之一。但是蜘蛛具有同类相食的个性,无法高密度养殖,而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产出大量的纤维。一直以来,很多研究人员都尝试制备纯合成的丝,但是产物强度都不如天然丝纤维。因此,Buehler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既利用天然蚕丝本身的优良特性,又可增大其强度,而且可获得天然蚕丝无法形成的各种新颖形状和结构。
他们以天然蚕丝作为基础原料,先将其破坏,然后再重组得到再生丝纤维。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部分程度地破坏天然蚕丝。他们把蚕茧溶解,但并不打破分子结构,而是获得微纤维形成的中间体。这些小型的丝状中间体保留了重要的分级结构,而正是这些结构赋予了蚕丝高的强度。

日期 : 2017-11-2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导,即使在这个快时尚的年代,许多侗族女性仍然花上无数时间去制作这种暗色、光滑的布料。这些布料必须经过编织、拧搅、清洗和捶打才能被用来制作侗族传统棉质服装——女性身着配有花边的深蓝色衣服而男性身着朴素的靛蓝色衣物。

74岁的杨秀英(音)坐在木质的织布机下开始织布,随着她的手指在橙色的梭子上经过细细的棉线穿梭,这台破旧的织布机又焕发了生机。她不比织布机高多少,她越过孙女的肩膀检查新产出的织物,看有没有什么瑕疵。杨秀英自从是一个小姑娘时就开始编织并给织物靛蓝染色,所用的是贵州南部侗族几代人来母女相传的技术。

“你在市场上买不到这样手工制作的布料,”杨秀英一边说,一边用满是皱纹、染成蓝色的双手拍着一卷靛蓝色的布料。

“对侗族人家来说,有一架织布机就像有一头牛一样重要,”邻近村庄一家织染协作创始人赖蕾(音)称,“我们从孩提时就听着织布机的声音长大。”

报导称,织染如此融入大理村的文化,但是这一传统自中国市场经济近几十年腾飞以来受到了威胁——随着工作和教育吸引年轻人到不断增长的大城市,很少有年轻的侗族女孩愿意像赖蕾一样留在村庄里。

即使那些留在村庄里的女孩也很少对学习靛蓝扎染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感兴趣。